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30日 作者:致远尚升
今天,我们采访到刚刚成功合格明治大学Global Business研究科MBA(秋季英文项目)的王同学。
从自动化专业的工程师,到踏上日本商学研究的求学之路,他只用了五个月时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如何做到的。
学生信息:
■姓名:王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天津理工大学 自动化专业
■来日方式:未来日
■日语成绩:无
■英语成绩:TOEIC 815
■备考时长:5个月
■备考方式:线上
■合格院校:明治大学 グローバル・ビジネス研究科(英文入试)
Q1
最初为什么会选择日本的MBA项目?
其实我本科读的是自动化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制造业领域工作。随着工作时间的积累,我开始意识到,技术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而真正决定团队效率、项目成败的,是管理思维。
那时候就萌生了想系统学习商业与管理的想法。
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日本的MBA项目相对务实,很多SGU(全英文授课)项目注重案例分析与跨文化管理,而且可以在学习期间接触到日本的企业实践,这一点对我吸引力很大。
Q2
听说你从决定留学到合格只用了五个月,这期间是怎么规划的?
确实整个过程挺紧凑的。因为我英语基础还不错(TOEIC 815),再加上之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我在最初就确定了要考英文授课的MBA方向。
我最早同时准备了法政大学和明治大学的MBA项目,目标就是秋季入学。
备考初期我主要做了三件事:
1.了解各校项目差异——研究课程设置和入试要求;
2.确定时间线——从书类准备、推荐信、到面试安排;
3.集中火力攻文书——因为我知道这是最重要也是最耗时的部分。
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每天都给自己设定任务,周末和班主任老师在线讨论修改,整个过程非常高效。
Q3
备考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最大的难点其实是如何整理逻辑。因为我有一年多的GAP期,这段经历要怎么写、怎么解释成合理的成长过程,最开始挺困惑的。
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我被要求反复回答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去读MBA?”这个过程让我不断去回顾过去的工作经验,重新思考那段空白期到底带来了什么。最后我把它写成了一个转折点——从职场到思维的重构。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讲出自己的逻辑”。我以前写报告习惯用技术思维,但MBA文书更强调“why”而不是“what”。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学会了用“过去—现在—未来”三条主线串联内容,让故事更完整。
Q4
在出愿材料准备上,你主要花了哪些功夫?
明治MBA的申请核心是英文书类,尤其是志愿理由书(SOP)和研究计划书。我大概改了不下十次。班主任老师帮我做了非常细的逻辑调整。
比如在GAP期间的部分,老师提醒我不能只写“离职”或“反思”,而要说明这段时间我如何重新定义职业目标;在研究计划书中,老师也帮我重新梳理研究主题,让它和我的职业经验相呼应,逻辑更顺畅。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很深:老师要求我每一段都必须有“前因—转折—结果”,不允许出现空洞的表达。
最后版本的文书既清晰又自然,读起来能让教授迅速理解我的动机和思考过程。
Q5
除了文书,还有准备哪些书类?
除了基本的学历、成绩证明外,最关键的还是英文成绩证明和志愿理由书系列问题。
明治的出愿材料不算复杂,但要求逻辑非常严谨。
班主任老师帮我做了几轮模拟审查,逐句修改。还特别帮我调整了面试稿,比如把我在工作中做过的供应商管理案例用“中日比较”的方式重新表述,这个细节在面试中真的派上了用场。
Q6
明治大学MBA有笔试环节吗?
没有。这个项目主要看书类和面试表现,所以文书和面试准备就显得格外重要。
Q7
那面试当天的情况是怎样的?
面试是全英文的,大概有两到三位教授在场。整体氛围偏正式,教授们的问题都非常细,尤其会针对书类展开。
印象比较深的问题有: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志愿理由”;
“哪段工作经验对你影响最大?”;
“你未来想研究的主题具体想解决什么问题?”
还有一个教授问到了我研究计划书里引用的文献出处,当时我还挺紧张,但因为准备充分,马上答上来了。
整个面试过程持续十几分钟,节奏挺快。我尽量保持冷静,回答简洁但有逻辑。后来老师告诉我,明治的教授特别看重“思维连贯性”,所以提前演练真的非常重要。
Q8
你觉得自己能合格的关键是什么?
我觉得有三个点:
第一是逻辑清晰。不管是文书还是面试,我都尽量让每个回答有结构、有结论。
第二是执行力强。我时间很紧,但每次老师布置修改任务,我都会当天完成、第二天提交。
第三是英语表达扎实。虽然不是母语,但我会反复练习,把关键句子背下来,让回答自然、连贯。
这三点结合起来,让我在五个月内完成了别人可能半年甚至一年的备考内容。
Q9
对未来准备明治MBA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我想说的第一点是:志愿理由书的逻辑性非常重要。不要只写“我想去日本”“我喜欢管理”,而要写清楚“为什么是这个项目”“为什么现在读”“读完能做什么”。
第二,面试准备要早。很多人以为文书准备完就可以等结果,但实际上面试环节能决定成败。要多练习,尤其是用英语表达自己的逻辑。
第三,研究计划书的细节别忽略。教授们真的会问得很细,比如你引用的文献、选择这个研究主题的社会意义等等。
最后,我想说:别怕时间短。只要规划得当,方法对了,五个月也能做到。关键是要在准备过程中不断问自己“为什么”,让每一份答案都能说服别人,也说服自己。
Q10
拿到合格通知时是什么心情?
当时其实挺平静的,因为我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但打开邮件那一刻,看到“Congratulations”那行字,还是有点激动。
我给老师发了消息,也发给家人,大家都特别开心。这一刻我觉得,所有深夜改文书、模拟面试的紧张,都值得了。也更加确定,未来想走的方向——不只是学习管理,而是希望能成为一个能整合技术与商业、能带领团队创造价值的人。
短短五个月,王同学完成了从职场人到明治MBA合格生的转变。
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了:“决定出发的那一刻,永远不算晚。”
如今的他,已经在为秋季入学的生活做准备。
新的城市、新的课堂、新的挑战,正等着他去开启。
以上就是本期的合格分享
/
让我们再次恭喜王同学
致远之行,收获Offer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