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0日 作者:致远尚升
致远塾合格分享
中央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经济学专业备考经验
- 张同学所获offer展示 -
学生信息:
■姓名:张同学
■日语成绩:N1
■英语成绩:托业845
■合格学校及研究科:中央大学 经济学研究科
■来日方式(研究生/语言学校/直考等):语言学校
■备考时长:2年
■备考方式(线上/线下/直考):线下
Q1
说说你的备考规划吧?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真的是全力以赴、脚踏实地那种类型的人。每次辅导课上老师给的建议,我都会认真记录下来,回去立刻整理、改进。研究计划书我改了好几轮,从主题设定到方法论,几乎每个细节都打磨得反复确认。
除了文书,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准备面试。每天对着镜子练习自我介绍和研究说明,甚至录音反复听语气和节奏。刚开始总是卡壳,但练多了就自然多了。
有时候复习到半夜会很累,但我会告诉自己:“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到底。”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逻辑越来越清晰,表达也更有自信。最后能顺利合格,不只是运气好,而是一步步积累出来的结果。
Q2
在备考中都准备了哪些书类?
我的主要精力都是集中在研究计划书上。辅导老师每次给的反馈我都会认真消化,然后一遍遍修改,让研究计划书的逻辑更清晰、说服力更强。
研究计划书也是我花时间最多的部分,从主题的确定到方法的设计,我几乎都重新推敲过,光选题就改了3次,之后的计划书更是改了6.7版,力求做到主题明确、逻辑严谨、思路顺畅。
(和辅导老师讨论之后果断改了假说)
Q3
笔试考察了什么?
笔试我选择的是微观经济学,题目主要集中在消费者理论和生产者理论这两块。
因为之前就比较喜欢微观经济学,所以复习的时候我把重点放在微观经济学的模型理解和公式推导上,不只是死记,而是去想清楚每个理论背后的逻辑。考试的时候果然派上用场,很多题一看思路就能立刻反应过来。
虽然题不算特别简单,但整体难度在预期之内,算是那种“努力就能得分”的类型。
(不懂的专业内容多问辅导老师有奇效)
Q4
面试都问了哪些问题?现场是什么样的氛围、有几个教授在场?有哪些面试心得?
面试是由两位教授负责的,整体氛围还挺轻松的,但提问依然很严谨,基本都围绕我的研究计划书展开。
教授先让我做自我介绍,然后问了几个关键问题,比如研究计划的概要、研究方法是否可行、研究的现实意义,以及我未来的规划等等。
因为我事先做了不少准备,所以回答的时候比较冷静,反应也快。过程中我还特别注意和教授的互动,有不太会的问题也保持微笑,给教授留下一个积极乐观的学生形象。
整个面试下来,感觉教授对我的研究方向挺感兴趣的,也没有过度的追问回答的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也更有信心了。
Q5
你觉得自己为什么能够上岸?
我觉得自己能顺利合格,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断地努力。备考的时候,我不仅专注于修改各种书面材料,还花了不少时间准备面试稿,一句一句地练习,确保表达自然又流畅。即使是压力很大的时候,我也能纾解自己专心与眼前的学习任务。
另外,万全的准备和积极的心态也是优势之一。无论是在研究计划书里阐述研究思路,还是在面试中回答问题,我都尽量把结构理清,尽可能多的准备面试稿,临场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能表现出慌乱,教授可能更看重的使我们的沟通能力而不是现阶段的学术能力有多强。
Q6
对后续备考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一定要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如果在准备过程中发现方向不太合适,千万别拖,越拖沉没成本越大得不偿失,换题要坚定。
其次,要特别重视研究计划书的细节。教授面试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反直觉”的问题,他们的重点往往不在你的研究框架是什么,可能更注意一些小细节,比如参考的一篇文献讲了什么,研究方法打算怎么落实,甚至会被问到其他学校有方向更合适的老师你为什么选择我这样的问题。所以一定要理解透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最后,面试时要积极主动一点。别只顾着回答问题,回答不上来就结结巴巴,一直保持大方自然,有不足的地方承认会改进,会让交流更自然,也能让教授更清楚地感受到你的学习态度。
Q7
考学过程非常辛苦,真正支持同学坚持下来的目标和信念是什么?
我觉得是既然决定了目标,就要做到最好这个信念吧。
备考的每个阶段都不轻松。笔试的时候,我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专业知识吃透,还要不断练习提升解题速度;面试前,我几乎天天对着镜子练习表达,修改面试稿到深夜,只为了能在正式场合用最准确的语言呈现自己的研究想法。
虽然过程很累,但每当想到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就会重新燃起干劲。对我来说,这段时间不仅是备考,更是一次自我突破的过程——让我明白,真正的坚持,是在疲惫的时候也不放弃专注和努力。
以上就是本期的合格分享
/
让我们再次恭喜张同学
致远之行,收获Offer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