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攻略

课程推荐
了解更多

半年双合格!大四学姐的“计划力”,拿下名古屋大学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05日    作者:致远尚升

在日本大学读大四的同时准备考研,看似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但对中京大学经营学专业的刘桐昕同学而言,一切都在“计划”与“执行”之中。


她用短短半年时间,成功合格名古屋大学情报学研究科与和歌山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在备考过程中,她从容调整方向、精准规划时间,用踏实的努力实现了“梦校”目标。


本期,我们特别采访了刘同学,请她分享这段高效而充实的备考历程。



-  刘同学所获offer展示 -







学生信息:

姓名:刘同学

本科学校及专业:中京大学-经营学专业

来日方式(研究生/语言学校/直考):日本学部大四在读

日语成绩:N1

英语成绩:托业695(校内托业考775)

备考时长:半年

备考方式(线上/线下/直考):线上

合格学校及研究科:

名古屋大学情报学研究科

和歌山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Q1

刘同学,能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大家好,我叫刘同学,目前就读于中京大学经营学部大四。我是在日本学部阶段决定直接升学考研究科的。日语成绩是N1,英语是托业695分(校内托业成绩为775分)。整个备考周期大约半年,主要通过线上辅导完成。



Q2

为什么会决定在大四就开始准备研究科考试?


其实从大三后期我就确定了要继续读研。


一方面是因为我希望能更深入研究经营和社会信息相关的主题;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已经在日本生活、学习了几年,语言和学习环境都比较适应,所以想趁这个阶段抓紧时间准备,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尤其是我很喜欢名古屋大学,一开始就把它定为唯一的目标校。



Q3

听说你的备考时间只有半年,这期间是怎么规划的?


是的,时间确实比较紧。


我把半年分成三个阶段:

◆前两个月专注于研究计划书的撰写与修改;

◆中间两个月重点联系教授、准备面谈资料;

◆最后两个月则全力冲刺笔试和面试。


老师在辅导时帮我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目标,比如哪一周要完成研究框架、哪一周要准备教授联系信。有了具体时间表,我就能稳步推进,不至于被时间压垮。





Q4

那在研究方向上是如何确定的呢?


我本科是学经营学的,最初自然是以经营、经济类研究计划为主。但老师建议我从“社会情报”的角度重新构建计划。这样不仅可以体现我的经营学背景,还能让主题更契合名古屋大学情报学研究科的特色。


后来我就采取了“经营学+情报学”双线备考的策略,既报考了名古屋大学情报学研究科,也报考了和歌山大学经济学研究科。事实证明,这样的组合非常有效,既拓宽了选择面,也提升了合格率。





Q5

在准备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真的太紧(笑)。研究计划书、教授联系、出愿材料、面试准备几乎是交叠进行的。有时候一天要改好几稿计划书,还要准备第二天的面谈模拟。


那种时候会觉得精力被掏空。但我性格比较积极,遇到问题就会马上和老师沟通,老师也会帮我一起调整节奏,所以整体上虽然紧张但没有崩溃。





Q6

你是如何联系教授的?这个过程顺利吗?


我在出愿前主动联系了名古屋大学的教授。一开始我有点担心邮件的表达不够正式,所以老师帮我润色邮件内容。在得到回复后,我们又准备了PPT和面谈用的研究计划摘要。


老师帮我模拟了面谈几次,重点练习如何简洁地表达研究动机和方法。正式面谈当天虽然紧张,但因为准备充分,教授的问题我几乎都能回答上来。面谈结束后,教授夸我“表达清晰、逻辑明确”,那一刻真的很开心。





Q7

能介绍一下笔试和面试的情况吗?


名古屋大学情报学研究科是有笔试的,题型是“N选2的小论文+名词解释”,题目会根据报考方向不同而略有变化,主要考察理论理解和逻辑表达。


和歌山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则没有笔试,直接进入面试。


名古屋大学的面试比较正式,由几位教授共同进行提问;而和歌山大学的面试相对轻松一些,有三位教授在场,问题主要围绕研究计划、志望理由和未来规划展开。



Q8

教授们主要问了哪些问题?


其实都比较常规,比如:

◆请介绍一下自己。

◆研究计划的概要是什么?

◆研究方法是否可行?

◆你的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

◆为什么选择我们研究科?

◆未来想从事什么研究?


因为我在模拟中已经准备过这些问题,所以回答时比较顺利。有时教授提到研究细节,我会主动补充自己的看法,这样既能表现思考深度,也能让对话更自然。



Q9

面试当天的氛围如何?紧张吗?


名古屋大学那场确实气氛比较严肃,但教授都很友善。只要回答逻辑清楚,他们不会过度追问。我提醒自己:“面试不仅是被问,更是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尽量保持微笑、语速放慢、态度自然。和歌山大学那场面试则更轻松一些,更像聊天。





Q10

你觉得自己能成功合格的关键是什么?


我觉得有三点:


1目标明确。

我从一开始就锁定名古屋大学,所有准备都围绕它展开。


2执行力强。

计划定了就坚持做,不给自己退路。


3善于沟通。

我会及时向老师反馈问题,也积极和教授保持联系。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其实让整个备考过程更高效、更可控。





Q11

备考中有没有特别焦虑的时刻?


有。有段时间研究计划书怎么改都不满意,连着几天熬夜改稿,越改越没信心。后来老师劝我:“先别追求完美,先完成再优化。”我放下稿子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再看反而思路很清晰。所以我也想告诉大家,卡住时不要硬逼自己,多休息反而更有效。



Q12

对后辈们有什么备考建议?


我总结了四点:


1及时调整计划。

如果发现方向不合适,早调整比死磕强。我从经营学改成情报学方向,就是一次成功的调整。


2准备保底校。

我一共报了五所学校,这样心态更稳定。哪怕最终合格的不是第一志愿,也能保证结果不留遗憾。


3研究计划书要打磨细节。

教授可能不深挖整体框架,但一定会关注细节。对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要有清楚理解。


4面试要主动表达。

不要被动回答,可以主动补充观点或举例。这会让教授觉得你有自己的研究思考。



Q13

一路坚持下来的动力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名古屋大学。我一直告诉自己:“这是目标,不是梦想。”有了明确的目标,哪怕再累也有前进的方向。而且每次看到自己进步一点,就觉得值得继续。



Q14

现在回头看,这段经历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这是我大学阶段最宝贵的经历。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做取舍、如何高效沟通、也让我更坚定地相信——只要目标清晰并且坚持执行,就能走到终点。当我拿到名古屋大学的合格通知书时,所有的焦虑都变成了成就感。



Q15

最后,有什么想对正在备考的同学们说的吗?


不要被时间吓到,也不要被别人影响。每个人的节奏不同,只要你保持专注,就一定会有结果。哪怕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也要坚持。半年时间,其实足够创造奇迹。





结语

刘同学的备考之路,是一场关于目标、策略与坚持的实践。从经营学到情报学,她用灵活的思考和坚定的执行力,完成了从学部到大学院的跨越。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清晰的方向+持续的行动,就是最强的实力。”




  以上就是本期的合格分享

/

让我们再次恭喜刘同学

致远之行,收获Offer与远方!

联系我们

contact